close

撰文者:李詩嫺(芷瑢)

近日閱讀作家藤井樹的新書「真情書」看到一個新觀點:一位老師以一座高樓來比喻學生的成績,用意是要降低「成績」這兩個字對學生造成的壓力。這個觀點是說,假設全班三十人,第一名住在頂樓,依此類推,最後一名住在一樓。

書上寫著:住在最頂樓的人才能看見遠方,才能清楚地在居高臨下之處,找尋自己想去的方向,每個人都需要往上爬,當爬到班上的最頂樓,你會看見還有其他更高的大樓等著去征服。而在低樓層的學生就努力地往上爬,終有一天,一定會上頂樓的。

這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激勵模式,哪個家長不在意名次?哪個老師不在乎班上學生的分數?哪個學生不介意優劣?但藉由這個觀點倒是可以紓解部分壓力,雖然只是形式上的說法,不過對學生來說,背後擁有更強的動力,因為他想爬到頂樓看看這個世界有多寬闊。

我教導的一個學生,理解力弱、思考緩慢、永遠在錯誤中打滾,這些問題他都知道,我曾經動怒為何他如此不受教,但是一看到他那無辜的眼神,我實在不忍苛責。他的班導跟我說他可能下學期會被轉到資源班,也許這是對他比較適合的生存環境,他不用再被其他同學抱以異樣的眼光,不用再被老師盯得滿頭包,不用把這些外在壓力加諸在自己身上,說真的,我為他鬆了一口氣。

這個社會的人百樣種,會念書不是唯一的條件,會考試不是每個人必備的才能,也許這個孩子沒有這些競爭能力,換個方向想,他就不會是其他人鬥爭的對象,在平順中過生活、在平凡中過人生,不也是一種幸福嗎?

套用這個觀點,也許這個孩子永遠都會住在一樓,那又如何?有時候站在高樓層會有種高處不勝寒的孤獨,住在一樓,一開門,就可以看見住家外面的那片小花園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補教女神芷瑢老師 的頭像
    補教女神芷瑢老師

    行雲流水創意寫作園地

    補教女神芷瑢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