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陣子開班招生,接到許多詢問電話,感謝家長們重視國語文能力,也很認同我的創意教學,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。在溝通過程中,幾乎每個媽媽都會提到類似的問題:

(一)我的孩子不喜歡閱讀怎麼辦?我買了好多書給孩子,可是他翻一翻就丟在一旁!

(二)孩子喜歡閱讀,可是一問他內容,說不出個所以然!

(三)孩子只喜歡看漫畫,或是只看某一類型的書,文字多的就沒有耐性了。

(四)孩子要學習好多課程,都沒有時間閱讀。

 

(一)我們常常說,身教很重要,環境很重要,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,父母必須以身作則,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,才會沉浸在書香世界。反觀現在的家庭,父母一有空,就是拿著3C產品,使得孩子習慣這些聲光刺激、快速的資訊,除了影響視力、還影響腦部發展,自然很難靜下心咀嚼文字、深入思考問題。所以營造閱讀環境是必要的,甚至得陪著孩子探尋故事,這也能增進親子互動,讓感情升溫呢!若家長真的太忙碌,也可以買CD 搭配圖書,邊聽邊閱讀,孩子的接受度也比較高。

 

(二)其實訓練孩子的思考邏輯與口語表達,不單只是閱讀而已,平時對於事情的敏銳度、觀察力的培養,有相輔相成的效果,這部分也是我的課程相當強調的重點。孩子如果缺乏生活經驗、對生活無感,何以提出自己的見解,常常以「不知道」這個答案敷衍了事。因此平時多帶孩子體會不同的經驗,並可以針對日常生活或是孩子有興趣的議題,多跟他討論,拋一些問題聽聽他的想法,除了達到訓練的目的,若有些偏差的想法,也可以及時糾正。

 

(三)至於孩子只愛看漫畫類、單一類型的圖書這個狀況,其實孩子本來就是從繪本開始閱讀以發展想像力,只要慎選內容,避免暴力、色情,其他不論是科學類、歷史漫畫都可以累積寫作的題材,也能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。但必須訓練孩子涉獵不同類型的書,就像我們飲食不能挑食,要均衡才行,閱讀越多,可幫助孩子構思、取材。只是隨著年紀增長,文字的比例得提高,讓孩子從文字中去想像故事的情節、去感受作者的情緒、去體會事件背後的涵義。

 

(四)現在的孩子簡直比大人還忙,課後時間或多或少都會學習才藝,回到家也晚了,洗個澡就睡了,都說沒時間閱讀。閱讀不一定要正襟危坐、不用刻意安排一個時段、無須限定要閱讀多少時間。常常在捷運上會看到有人在看書(雖然這個情景越來越少了,但至少我就是如此),我們要培養孩子隨時帶著一本書、加強時間分配、善用時間的觀念。有時候等待家長接送的10分鐘時間,也能看一個成語故事;去餐廳等待上菜的過程,也能欣賞一篇佳文;減少半小時玩電腦,就能多半小時閱讀……。上天很公平,給予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,有人24小時能做48小時的事情,有人卻虛度光陰,一事無成。您要讓孩子變成哪種人呢?相信家長已經有答案了。時間規畫越縝密,做事效率越高,將來出社會也比其他人多了一份競爭力。

 

教育孩子是我的職責,不僅是學識上的增長,品格的養成更是我在意的,在3C的世界裡,閱讀逐漸被遺忘,我期待在我的殷殷教導下,能讓現在的孩子走在科技尖端的同時,也能細細體會閱讀帶給我們的省思。套一句張曼娟說的話:「就讓我們在別人的故事裡,聆聽那些笑聲、體會那些哀愁吧!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補教女神芷瑢老師 的頭像
    補教女神芷瑢老師

    行雲流水創意寫作園地

    補教女神芷瑢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